蘋果應用商店“山寨”ChatGPT多不勝數,別掉坑里了哦
發布日期:2023-11-30 訪問次數:
年初到現在ChatGPT的熱度一直沒有減過,相信您也一定聽說ChatGPT了,有關它的故事、應用、影響風靡網絡。
不少商家也瞅準商機,準備“分一杯羹”。有媒體就提醒,當心你使用了“山寨”版ChatGPT。調查發現,國內迅速出現了一批名字中包含“ChatGPT”的微信公眾號、小程序產品,這些產品的服務方式大多是先免費試用,一旦免費次數用盡,就開始按使用條數或者時間收取費用,而且往往“一經購買,概不退換”。

而從費用上看,也并不實惠。ChatGPT的開發者、人工智能研究機構OpenAI為每個注冊賬號提供18美元額度,可以供用戶與ChatGPT進行大約3600次對話,而在一些“山寨”公司的服務中,免費對話僅4次,需要支付199.99元才能調用3000次對話服務,其中盈利空間可想而知。而這些服務賬號中,有的是通過直聯OpenAI的接口所獲得;再有一類,是壓根貨不對板,使用其他AI對話模型,屬于完全的“山寨”,購買這類產品的用戶,則無疑是上當受騙。
好用、智能,或許是不少網友在獲知ChatGPT后的感受。正如它名字的兩個關鍵詞,用聊天(Chat)的方式代替搜索引擎,用第三代GPT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)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使回復更加智能。然而,買“山寨”服務得到的體驗,或許要大打折扣,調查稱,往往存在回復延遲較長、內容出現低級錯誤等問題。

ChatGPT在極短時間內走紅,成為了不少商家眼中的一個“風口”。而火速提供“山寨”產品,則更有風口之下,跟風導流、借機生財的意味。普通用戶或許缺乏辨識能力,但平臺迅速下架了這類頂著相同圖標、起著類似名字的小程序和應用,也說明其中蘊含著的法律風險。
據律師分析,仿冒或冒用ChatGPT、OpenAI名義開展經營活動,可能構成《商標法》、《反不正當競爭法》下的一系列侵權行為;以之牟利造成消費者損失的,不僅承擔民事責任,情節嚴重并造成重大損失的,還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;如果提供這種跨境經營服務存在私自搭建國際信道的情形,還有可能違反《網絡安全法》、《刑法》的相關規定,承擔行政責任或構成刑事犯罪。

在依法懲治“山寨”產品、提示消費者謹防上當的同時,也應看到這背后,人們對于當代前沿科技的好奇,和想要擁抱數字生活的迫切,是真真實實的。人工智能技術此次的飛躍,已經不單單體現在應用于個別行業領域,被某些技術專家群體討論和關心,而成為一股全民熱潮,形成了大規模的商業化,并可能進入和改變每個普通人的生活。
因而,與其將ChatGPT視為一場“風口”,不如將其視為新一輪“科技競賽”,催促科技公司踏踏實實更新技術,不斷提供符合人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產品和服務。哪怕OpenAI自身的GPT模型,也曾經是一路狂飆,從2018年的一代,最大的模型僅大概使用了1億的參數量,到如今的三代,用于訓練模型的參數達到了1750億的規模。更大量數據的訓練、更大規模模型的研發,更優化算法的迭代,才使得人機交互變得更加流暢自然。在這一人工智能現象級事件發生后,騰訊、華為都宣布,在與ChatGPT相關的大模型領域已有布局,專項研究有序推進。百度也于2月7日宣布其類ChatGPT的項目“文心一言”,三月份完成內測,面向公眾開放。
在法律監管和科技研發的驅動下,“山寨”產品終歸是曇花一現。打擊市場亂象、保護消費者權益,也是為國內類ChatGPT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。
總結:目前蘋果應用商店里面的搜索出來的ChatGPT,基本全是山寨產品,打開后基本都是需要充值才能使用。關鍵的是充值后發現這個APP堪比弱智,在此勸大家千萬莫上當!
總結:目前蘋果應用商店里面的搜索出來的ChatGPT,基本全是山寨產品,打開后基本都是需要充值才能使用。關鍵的是充值后發現這個APP堪比弱智,在此勸大家千萬莫上當!
掃描添加好友
免費提供:網站建設、網絡推廣解決方案
已幫助
人
人
您的鼓勵是站長的最大動力
標簽:山寨ChatGPT
轉載請注明來自:http://www.020qx.cn/news/3186.html